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shù)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09版:新聞
   第10版:新聞
   第11版:新聞
   第12版:社會創(chuàng)新
   第13版:專題
   第14版:專題
   第15版:國際
   第16版:
基層教師趙志遠與他的學生資助工作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shù)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09版
新聞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新聞

第12版
社會創(chuàng)新

第13版
專題

第14版
專題

第15版
國際

第16版

新聞內(nèi)容
2019年09月24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資助是標 育人是本
基層教師趙志遠與他的學生資助工作

    趙志遠(右)任教賀蘭二中

    趙志遠(右)入戶調(diào)查并慰問特殊困難家庭

    2018年,賀蘭縣組織學生資助政策助智勵志座談會

    趙志遠與燕寶獎學金學子合照

    2018年,賀蘭縣組織學生資助政策助智勵志座談會

    ■ 見習記者 隋福毅

    廣袤的原野上,低矮的植物稀稀疏疏地散落在道路兩旁,裸露在外的黃土不規(guī)則地布局在植被之中……前方是寧夏回族自治區(qū)賀蘭縣,也是本次行程的目的地。

    賀蘭縣,位于寧夏平原,賀蘭山赫然屹立,黃河入境而過。對于氣候干旱的西北地區(qū)來說,賀蘭縣背靠賀蘭山這座天然屏障,依托黃河水自流灌溉,自然條件相對宜居。

    近年來,賀蘭縣中心地區(qū)經(jīng)濟增長速度較快,發(fā)展態(tài)勢良好。但在賀蘭山腳下和黃河邊,兩地發(fā)展卻分別因土壤顆粒程度高和土壤鹽堿化問題而飽受困擾。賀蘭全縣區(qū)域發(fā)展不平衡,且有大量來自貧困山區(qū)的移民,因此,社會保障問題及扶貧壓力仍然存在。

    正是在這里,《公益時報》記者有幸結(jié)識了賀蘭縣教育體育局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主任趙志遠,也見證了他在學生資助工作上的開拓與嘗試。

    從講臺到學生資助中心

    初見趙志遠是在前往受助大學生家庭的行程中。他身材有點干瘦,頭發(fā)已經(jīng)斑白,但每當說起話來,你就會被他敏捷的思維、充滿熱情的言談和高昂的精神面貌所吸引。

    “我是一名老教師,在講臺上站了20年……”趙志遠如數(shù)家珍般分享自己的工作經(jīng)歷,神情中透露出自信與滿足。

    1987年,趙志遠從上海師范大學畢業(yè)并選擇回到家鄉(xiāng)任教。他年紀輕,對工作有熱情,走上講臺的第一年就擔任高三班主任。

    有一次,趙志遠在學校里發(fā)現(xiàn)了幾位吸煙的學生。他二話沒說便準備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當提及吸煙的危害問題時,其中一位學生盯著他問道:“那老師為什么吸煙?”趙志遠先是一愣,接著便與學生做出一個約定——一起戒煙。

    這一事件幫助他戒掉了煙,也讓他深刻意識到“言傳身教”的價值。

    之后的20年,趙志遠潛心教學,始終在思考如何成為一名讓學生信服的好教師。在這片養(yǎng)育他的故土上,趙志遠的每一次教學實踐,都在豐富著他的教學經(jīng)歷,也充實著他的教育觀。

    2008年,趙志遠開始接觸學生資助工作,經(jīng)常走村入戶進行調(diào)研,接待尋求教育幫助的百姓。工作過程中,他親眼目睹了貧困家庭為了孩子上學面臨的諸多困難,也推動他開始思索教育與資助工作的真諦。

    在11年的學生資助工作中,趙志遠不僅在積極宣傳和落實學生資助的相關(guān)政策,也經(jīng)常以個人名義資助困難學生。這些學生涉及學前教育、義務(wù)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等各個階段。在他看來,幫助一名學生不僅是一份工作成果,更是一份心靈上的收獲。

    慢慢地,趙志遠在學生資助工作上也有了自己的感悟。

    “對于家庭經(jīng)濟困難的學生,我意識到,不僅要從經(jīng)濟上給予資助,幫助他們解決學習、生活上的困難,使他們能夠完成學業(yè);還要育其精神,在思想和心理上給予特別的關(guān)注,使他們克服自卑心理,樹立自強自立意識,促其成為國家和民族需要的人才。”趙志遠說。

    趙志遠的“云班級”

    自2008年首次接觸學生資助工作起,趙志遠把自己的每一份工作經(jīng)歷都當作一次經(jīng)驗探索。其中,2013年,趙志遠迎來了自己工作中一次重要創(chuàng)新。

    那一年,趙志遠接觸到了寧夏燕寶慈善基金會(以下簡稱“燕寶基金會”)的資助項目。燕寶基金會的加入給了趙志遠極大的工作動力。他通過燕寶基金會把學生們聯(lián)系起來,開始了他的教學實踐。

    “2014年1月,我?guī)ьI(lǐng)來自全國各個高校受資助的賀蘭籍大學生開展了‘助學敬老、愛心傳遞’志愿服務(wù)活動,目的是引導大學生在得到社會關(guān)注的同時可以用實際行動幫助別人,回饋社會。”趙志遠告訴記者。

    在學生的組織方式上,趙志遠也有自己的獨到之處。

    據(jù)介紹,趙志遠將每屆燕寶基金會的資助生聚集在一起,建立一個“云班級”。這個班級的學生來自不同學校,但是設(shè)有班長、團支書等要職。日常生活中,學生們通過QQ群互動,趙志遠也在群里給予學生幫助。每年寒暑假期間,趙志遠會組織學生開展“愛心互助”資助教育活動,并且有意識地設(shè)計一系列能夠發(fā)揮大學生專長的志愿活動。

    除此之外,趙志遠對處在不同年級的大學生還展開了針對性的教學引導。

    “大一時,主要任務(wù)是引導學生以自己為原型,書寫勵志自傳,提供給自己高中的學生學習?!?/p>

    “大二,敦促學生修改勵志自傳給小學生,以大手拉小手的方式,幫助一至六年級的六名小學生樹立理想、改進學習方法,學會在做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提升能力?!?/p>

    “大三,我會組織大學生以‘我為賀蘭做貢獻’為中心,深入各鄉(xiāng)鎮(zhèn)調(diào)查研究,以論文的方式撰寫調(diào)查報告,并將成果整理出來提交縣團委?!?/p>

    “大四,以‘大學生考研情況調(diào)查分析’為題,我會推動學生對自己的發(fā)展做一個思考。而且,這樣的成果也會對低年級的弟弟妹妹來說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說起自己的工作實踐,趙志遠侃侃而談,眼中閃爍著光芒。

    “對我而言,因為燕寶基金會的加入,我多了一塊‘試驗田’,我在這里不斷將自己的想法播種下去,也得到了反饋。我希望受助學生能夠把社會責任感、愛心和互助精神傳承下去,影響更多人。”趙志遠強調(diào)。

    用“導師”情懷做資助工作

    “我對于孩子們來說更像是一個‘導師’?!闭劶芭c學生的溝通與相處,趙志遠這樣回復記者?!皩W生資助工作需要真情、真心。助學工作的核心是達到‘育人’的目的。所以,需要我去承擔這樣一個角色?!?/p>

    在國家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工作中,趙志遠主張將誠信教育、感恩教育、勵志教育三者作為重要板塊融入到資助工作。

    多年來,趙志遠的工作主張得到了領(lǐng)導和同事的支持,在賀蘭縣教育體育局所有同仁的共同努力下,賀蘭縣的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做到規(guī)范有序地發(fā)放,發(fā)放人數(shù)及金額逐年增長,學生提前還款率達到70%,貸款累計回收率達到100%。趙志遠的工作取得顯著成果。

    目前,我國處在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guān)鍵時期,“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的觀念已成為共識。

    趙志遠坦言:“現(xiàn)如今,學生資助已經(jīng)成為一個‘公眾議題’。在此基礎(chǔ)上,我們還要讓學生資助成為一份‘社會共同責任’,成為一個‘創(chuàng)新課題’?!?/p>

    一直以來,人們常常形容人民教師為教學育人的“園丁”。從2006年走下講臺,趙志遠已經(jīng)好久沒有站在講臺授業(yè)解惑,諄諄教誨。但是,對他而言,這只不過是換了一個舞臺,從教師變?yōu)閷煛?/p>

    “助人—育人”蘊含的是趙志遠對待工作的標準和方法論,“受助—自助—助人”是趙志遠心目中對受助學生的期望。

    今年,趙志遠已經(jīng)55歲了。談及未來的工作,趙志遠表示雖然隨著年齡增大,自己有時候會有一些力不從心的感覺,但是他將會繼續(xù)全身心傾注資助事業(yè),用愛心和責任助智助志,并在退休前把自己的工作經(jīng)驗傳承下去,為家鄉(xiāng)建設(shè)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