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dǎo)航 | 標(biāo)題導(dǎo)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新聞
   第03版:新聞
   第04版:黨建
   第05版:社會治理
   第06版:社會工作
   第07版:社會工作
   第08版:新聞
   第09版:新聞
   第10版:新聞
   第11版:公益資訊
   第12版:新聞
   第13版:新聞
   第14版:ESG
   第15版:志愿服務(wù)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tǒng)
扎根甘肅的西部計劃志愿者:青春無悔綻隴原
寧波有個“小板凳”故事會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新聞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黨建

第05版
社會治理

第06版
社會工作

第07版
社會工作

第08版
新聞

第09版
新聞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公益資訊

第12版
新聞

第13版
新聞

第14版
ESG

第15版
志愿服務(wù)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tǒng)

新聞內(nèi)容
2025年04月01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寧波有個“小板凳”故事會

“按照手繪地圖,咱們邊走邊觀察,看看都有哪些農(nóng)作物,然后把相應(yīng)的蔬菜貼紙貼到各個點位上……”在浙江寧波北侖區(qū)瓔珞村,頭戴耳掛式擴音器的沈慶帶領(lǐng)一群孩子,走進彎彎繞繞的村道。圍繞繪本故事《一園青菜成了精》,20多名孩子在這里體驗了一場有趣的蔬菜認知之旅。

   沈慶是公益機構(gòu)“‘小板凳’故事會”的負責(zé)人,組織這樣的沉浸式繪本故事分享體驗活動,她已經(jīng)持續(xù)了9年。

   2016年的一個夏天,北侖區(qū)大碶街道鄔隘村的高架橋下,沈慶找到一塊空地,支起小板凳,從包里掏出繪本《不睡覺世界冠軍》,招呼著周邊玩耍的孩子們圍坐一起,講起故事來。

   為啥要在高架橋下講?沈慶說起緣由:那個時候,她4歲大的女兒正是愛聽故事的階段,她經(jīng)常帶女兒參加社區(qū)組織的親子閱讀活動,她講的故事吸引了許多小朋友?!坝写紊⒉浇?jīng)過這里,橋底下的孩子們不是在玩泥巴就是在踢石子,講故事能把其中的道理潛移默化地傳授給孩子們,豐富他們的生活?!鄙驊c說。

   從社區(qū)到戶外,這一步并不好走。第一次,沈慶帶著繪本來到高架橋下,畏畏縮縮轉(zhuǎn)了一圈,都不敢說話;第二次,她穿著社區(qū)提供的志愿者紅馬甲,好不容易鼓足勇氣“吆喝”孩子們過來,可還沒講幾分鐘,廣場舞的音樂就響起來了;第三次,社區(qū)里的幾位熱心家長幫她將十幾張小板凳排成半弧形,“攤位”一擺,孩子們就圍了上來……

   從在大橋下支起小板凳講繪本,到自編教案、制作材料包,沈慶講故事越來越專業(yè)。2018年,她干脆辭去工作,成立了“‘小板凳’故事會”公益機構(gòu),開始全身心投入到為孩子們講繪本的公益事業(yè)中。

   9年間,“‘小板凳’故事會”累計開展4000多場故事分享,惠及超4萬人次。在她的帶動下,從一個人發(fā)展成一群人,至今團隊已有成員139人。

   “給孩子們講故事,可不是張口就來?!弊源蛉硇耐度牒?,沈慶逐漸意識到,想要把這項公益事業(yè)持續(xù)做好,不能再像過去只搬一張板凳扎進娃娃堆里那么簡單了,要琢磨如何用更有意思的方式講出有意義的故事。

   每次選好一本書,她并不著急講,而是和團隊成員一起,先花時間去解讀和準備。就像瓔珞村走讀之行,前期籌備就花費半月之久:有的成員對接文史專家,了解瓔珞村歷史;有的成員多次實地走訪,繪制出手繪地圖;還有的成員負責(zé)拆解繪本、制作閱讀手冊、制作蔬菜盲盒……

   如今,團隊成員各司其職,配合默契?!包S繼燕每次活動開展前會做好排班,協(xié)調(diào)大家時間;虞盼攀喜歡做手工,很多次活動的手工游戲都是她精心設(shè)計的;李曉慧會準備不同類型的科學(xué)小實驗,植入故事會……”介紹起大家做的事情,沈慶如數(shù)家珍?!半m然有些活動流程比較復(fù)雜,但效果是好的?!泵看位顒又?,沈慶會帶著團隊成員一起總結(jié)復(fù)盤,“要把繪本里的故事提取出來,融合到實際場景中,才能讓孩子們更好理解。”

   在大家通力協(xié)作下,沈慶與志愿者們講過的每一個故事,都擁有一套完整教案,平均每個教案要修改七八次,短則一兩天,長則一個月。至今,團隊已完成300多個故事的教案編撰。

   孩子們在聆聽中收獲知識和道理,志愿者在付出中得到成長和發(fā)展。從帶著孩子聽沈慶講故事,到自己成為“主講人”,邵碧輝已成長為一名持證的家庭教育指導(dǎo)師;對美學(xué)頗有研究的竺淑娜,發(fā)揮所長精心布置舞臺,讓故事會的場景更生動……

   2021年至今,沈慶和團隊成員開始在全國各地開展志愿活動,“‘小板凳’故事會”走出了寧波,越來越多人加入志愿活動?!拔覀儼压适聲龀烧n程,將每本書搭配相應(yīng)的材料包,免費寄給各地的志愿者們?!鄙驊c說,幾年下來,已累計寄出近4000份材料包。

   近兩年,全民閱讀熱了起來,沈慶忙得不可開交。僅去年暑假,她和團隊成員就安排了60場故事分享、14場戶外走讀活動,累計1500多名孩子參加。今年,中央社會工作部的志愿服務(wù)“一老一小一新”專項行動在寧波試點,沈慶所在的洛可社會工作服務(wù)中心,以“我陪孩子讀經(jīng)典”為主題,開發(fā)了更多適合青少年參與的閱讀實踐。

   放著穩(wěn)定的工作不要,這么費心去“講故事”,何必呢?面對一些人的不理解,沈慶總是擺擺手,微微一笑,“我相信,每一個抬頭仰望的夢想,都是從低頭看一本書開始的?!彼f,為更多孩子講好故事,自己會一直堅持下去。

 ?。〒?jù)《人民日報》)